欢迎来到北京卓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官网!

在线留言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产品展示

打包机系列

码垛机系列

缠绕机系列

热收缩包装机系列

开箱机系列

装箱机系列

封箱机系列

自动套袋机系列

输送系列

辅助设备及耗材

最新动态

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新闻中心 -

我国钛工业崛起期之改革发展

发布时间:2015-03-03 15:19:11

国家对钛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
    为满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对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需求,通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、“西部大开发专项”、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”等途径,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钛产业的发展。
    1将钛材列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指南(2003年)和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(2005年)
    2通过发改委的技改贴息贷款产业化示范项目,西部专项等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。
    3通过重大军工配套新材料项目给予支持。
    4通过“863”计划、“973”计划、支撑计划、科技攻关计划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给予支持。其中,2007年立项的“钛冶炼及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” (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承担)和“年产3万吨钛材及其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”(西北有色院主承担)两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,国家经费支持力度均达数千万 元。
    5设备与产品的进出口减免退税。
    6批准宝钛股份与西部材料(西北有色金属院控股公司)等公司上市与增发,募集资金30多亿元。
    通过国家的上述支持,我国扩产、改造了海绵钛生产线,建立了多条先进的钛材生产线,包括先进熔铸生产线,先进锻造生产线,先进板带生产线,先进棒材生产线,及先进的残钛回收生产线等,使我国钛材的产能、产品规格及质量大大提升,许多产品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。
    企业改革改制,促进企业快速发展
    近8年来,我国钛行业的国有骨干企业,如遵义钛业(2001年)、宝钢股份特钢分公司(2004年)、宝钛集团(2005年)、抚顺钛业(2006年)等 均先后转制为股份制企业,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并入中国铝业集团(2007年)。通过企业重组,优化资源配置,促进了企业发展。遵义钛厂海绵钛产量由 1751吨增加到12864吨,增产了六倍,宝钛股份的钛材产量由1578吨增加到10770吨,增产了5倍,它们均成为世界级的大型钛企业。
   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在钛行业中的迅速发展,是研究院所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。西北有色院转变为科技型企业后,实现小产权改革,以股权作 “激励工具”和“利益纽带”,调动员工积极性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大力兴办钛产业,在短期内,其钛产品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。西部材料股份公司(2002 年)和洛阳双瑞科技集团(2005年)均是院所改制改革的产物。
    钛行业协会促进钛产业的发展
    在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基础上,经过近2年的筹备,2002年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业分会(2007年改名为钛锆铪分会)。钛业分 会的成立,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,它吸引了国内100多家钛骨干企业、知名企业和境外钛企业参加。它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理事会、会员大会、技术交流 会、应用推广会和展览会等,已成为钛企业信息交流、项目咨询、产业规划、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大平台,对中国钛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。
    钛行业协会还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、全国钛与钛合金学术交流会执委会联手,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,如2005年的西安钛科技周(包括西安国际钛会、全国钛 学术交流会和钛展览会),2008年在洛阳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等,还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办“钛工业进展”,与宝钛集团联办“中国 钛业”等刊物。这对钛行业的科技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。
    扩大对外开放,国际地位增强
    近8年来,中国钛行业对外日益开放,主要表现在:一是通过参观考察、学术会议、展览展销等多种渠道,加强了对国外的技术与经济交流;二是骨干企业加强了对 外资质的认证,为中国钛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;三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,共同开展钛合金新材料的研发或应用推广;四是大量引进国外的钛生产装备和 技术;五是允许国外资本进入中国钛行业,出现了多个中外合资的钛企业;六是钛进出口贸易显著增加。2008年我国出口海绵钛6292吨,贸易额达6544 万美元,出口钛材8570吨,贸易额达25173万美元,进口海绵钛1221吨,贸易额达1547万美元,进口钛加工材6387吨,贸易额达35005万 美元,进出口总额为68269美元,成为钛领域内的国际贸易大国。
    2001年以来,我国同俄、日、美、英、德、法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了多领域、多类型、多层次的国际合作,例如,海绵钛厂和相关设计院同乌克兰钛研究院开 展海绵钛技术合作;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同英国罗-罗公司共同开展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材料(发动机低压涡轮叶片材料)的应用研究合作(2007-2009年); 西北有色院同德国的J?G大学开展生物医用钛合金的开发与应用合作(2005-2007年),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开展“近β型医用钛合金研究”合作 (2007-2009年),这些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、科技进步与经贸的发展。
    通过近8年来的快速发展,中国已成为世界钛产业大国、钛消费大国、钛国际贸易大国和钛科技大国。世界钛产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,由“三大(美、俄、日)一 小(中)”演变为“四强称雄”的局面,中国钛产业在世界的比重已由10年前的1~2%上升到20%以上。2007年,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等单位的多年努 力,中国争得了第十二届国际钛会的举办权。2011年,我国将在北京举办国际钛会,它是中国钛科技与产业实力的展现,也必然推动中国钛产业进一步走向国 际,获得更大的发展,谱写中国钛产业发展的新篇章。